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关于制定《动力电池热失控泄露物检测方法与毒性分级》协会团体标准的征求意见函

关于制定《动力电池热失控泄露物检测方法与毒性分级》

协会团体标准的征求意见函

各有关单位:

随着各国能源需求结构转型和新能源电池技术的进步,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正在逐步提升。近几年,动力锂离子电池事故却屡次登上新闻头条。动力锂电池在遭遇碰撞、挤压、高温、电滥用等情况下,发生电池热化学反应,从而引发热失控链式反应,并造成一定程度的化学毒害。产品性能的提升迫切需要与之配套的安全技术提升作为保障。

2020年,我国发布了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以规范动力电池的安全要求和实验方法。但在热失控的安全性方面,该标准并没有涉及热失控泄漏物造成的化学毒害等相关内容。一方面,现实亟需建立各行业电池安全标准体系,通过各类标准的相互衔接及组合,覆盖动力电池单体、模组、系统等各层级部件,保障其在整个生产和使用周期的安全。另一方面,动力电池事故后处理也是需要高度关注的一个方面,动力电池因内因(内短路、自发热)或外因(碰撞、挤压、加热等)导致电池热失控后,电池会释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可能引起火灾和毒害,目前尚无成熟的标准为事故分级和实施救援提供支撑,亟需开展相关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

本标准中涉及的试验方法由《动力电池系统性能量化评价技术》课题组十多年的研究以及多家企业产品实验验证获得,调研和收集了国外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有关热失控安全的标准,已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动力电池系统性能量化评价技术》等任务支持下形成标准草案。主编单位对我国动力电池的技术状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对大量的国内外动力电池产品热失控泄漏物进行检测方法的研究和检测结果的分析,对动力电池的热失控泄漏物的毒物谱有较全面的掌握,从而为编制符合国情的《动力电池热失控泄漏物检测方法和毒性分级》标准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了促进动力电池的高技术发展,提高动力电池、电动汽车和储能电站的安全性,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拟启动《动力电池热失控泄露物检测方法与毒性分级》团体标准工作组,由该行业代表性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电池生产厂商、上下游供应商和终端用户组成,希望通过该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发布,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高附加值产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积极意义。

现征求本行业骨干企业及相关单位对编写《动力电池热失控泄露物检测方法与毒性分级》团体标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参与标准制订工作的单位,需交纳标准工作组支持经费。

有意参与《动力电池热失控泄露物检测方法与毒性分级》标准工作的单位,请于2021年5月25日前将征求意见表反馈协会。(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文件)

联系人:团体标准工作部王熙晨

电话:022-23959049,13752438090

E-mail:wangxichen@ciaps.org.cn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2021年5月17日

最新相关

湖南最大新能源"飞地"宁夏并网发电

继“宁电入湘”工程正式投产后,湖南能源发展再迎里程碑。在距离湖南1500公里的宁夏红寺堡戈壁滩上,由湖南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的红寺堡区300万千瓦风光新能源基地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

光伏反内卷: 做"减法"也要做"加法"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6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聚焦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会议提出,光伏产业各方要深刻认识规范竞争秩序对光伏产业高...

江苏: "氢"风劲吹,绿能领航

在张家港的街头,你可能会遇到这种特别的公交车: 它们不“喝”油,只加“氢”。进站10分钟,就“能量满满”重新出发。这背后是江苏氢能产业的“硬实力&rdquo...

ABC分置法的背后是什么?

在光伏产业追求极致效率的道路上,BC电池因其正面无栅线、100%受光的特性,一直被行业公认为单结晶硅技术路线的终极形态。然而,自1975年首次被提出以来,BC技术因制造难度极高、成本居高不下,长...

《中国氢能发展指数设计及评估》

8月27日,在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决赛,中国氢能联盟正式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指数设计及评估》(以下简称《产业发展指数》),动态跟踪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新特征、新趋势与新需求,为行业高质量发...

陕西"氢样本"

这两年“双碳”成为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关键词,在“双碳”目标下,能源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不仅是环境需求,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为了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

科技创新"串起"库车绿氢产业链

“从2023年6月投产以来,我们已生产约1.3万吨绿氢。同时,通过科技创新把绿氢产业链条串起来,推动氢能产业集群化发展。”近日,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氢能项目管理专家方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