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新型液流电池有望"弯道超车"

中国储能网讯:近期,来自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和浦项科技大学(POSTECH)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可溶性高且十分稳定的活性分子——萘二酰亚胺(NDI)。在液流电池中,它可以被用来代替钒酸盐。

虽然NDI分子几乎不溶于水,因此很少被研究,但上述研究小组成功地连接了4种铵的官能团,在水中的溶解度高达1.5M。通过调节这些有机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员避免了严重的副反应,并降低了电子转移过程中自由基形成引起的可循环性。

研究人员表示,“通过修改现有的低溶解度有机活性分子,并将其用作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活性分子,证明了分子设计的原理。我们还证明,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我们可以利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抑制激进分子的化学反应性。”

此外,研究人员表示,当将最新NDI溶液用于中性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时,在500次循环后,电池依然保持了98%的容量。这意味着每次循环仅0.004%的容量衰减,也就是说,如果电池运行45天,仅会损失2%的容量。

最新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了《先进材料》杂志上。研究人员还表示,新开发的NDI分子,每个分子可以容纳两个电子,这意味着每使用1M的NDI溶液可以存储2M的电子。

相较之下,用于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钒,需要高浓度的硫酸溶液,其溶解度约为1.6M,每个分子只能容纳一个电子,这意味着它总共可以存储1.6M的电子。因此,与现有的钒器件相比,新开发的NDI活性分子具有更高的存储容量。

研究人员说,“如果它以后被用于水氧化还原液流电池,连同它的高能量密度和高溶解度,它还将具有可用于中性pH电解质的优势。”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目前使用酸性溶液,会导致腐蚀,我们希望我们的分子能解决这个问题。由于现有的锂离子储能系统(ESS)是易燃的,我们必须开发更安全、更便宜的下一代ESS,我们的研究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希望。”他们补充道。

最新相关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

辛集市举办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辛集市举办“氢启未来 向‘辛’而行”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本次活动骑行线路全长15.73公里,串联了辛集国际皮革城、清河湾公园、润泽...

氢能出海机遇探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在交通、工业、储能和发电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已形成“走出去”趋势,推动全...

连云港市首个商用加氢站运营

近日,市能源集团板桥加氢站正式启动运营,标志着我市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作为全市首个商用加氢站,项目将助力氢能重卡规模化应用,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绿色转型,为“双碳”目...

成都最大氢源供给地预计8月建成

记者4月27日从青白江区获悉,该区文澜智谷中试产业基地的合成氨放空气环保治理氢能项目(简称“合成氨氢能项目”)已启动建设,预计今年8月建成。按照远期规划,投用后氢气最大产能可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