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0亿元!全球第三大电池企业要打"硬仗"
日前,全球第三大电池企业韩国LG新能源公布了其中长期发展战略。据介绍,LG新能源欲将其业务从电池制造扩展到能源循环(领域),使其成为(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按照计划,LG新能源将重点发展储能等多元化业务,以降低电动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在未来五年内实现营收增长一倍以上。LG新能源2023年销售额为33.7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65.13亿元),其2028年的销售目标为67.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5...
日前,全球第三大电池企业韩国LG新能源公布了其中长期发展战略。据介绍,LG新能源欲将其业务从电池制造扩展到能源循环(领域),使其成为(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按照计划,LG新能源将重点发展储能等多元化业务,以降低电动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在未来五年内实现营收增长一倍以上。LG新能源2023年销售额为33.7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65.13亿元),其2028年的销售目标为67.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5...
全球储能市场已由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洗牌期。一方面,具备技术实力与产品竞争力的头部储能企业,或在全球范围内迎接新一轮的订单高峰,或通过海外建厂、增加项目投资等方式灵活调整自身经营战略,进一步夯实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许多技术落后、资金不足等实力较弱的储能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正加速退出市场。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企业具备"逆势而上"的资本,斥巨资加码储能项目建设,也有企业不堪...
10月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指出独立储能、自备电厂、虚拟电厂等"发用一体"主体,在结算时段内按综合上网(下网)电量参与发电侧(用户侧)辅助服务费用分摊。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及国家数字局联合发布了《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规划及部署了一批共享储能电站的建设。这一系列举措是三年前国家发改委与国家...
日前,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纪委监委对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安进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安进政治信仰崩塌,理想信念丧失,丢弃红色基因,辜负组织信任,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私自携带入境并阅看有严重政治问题的书籍,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罔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长期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无视组织要求,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
论工商储的卷是和所有储能从业者建立交流的经典话题,无论是指点江山的行业大佬还是意气风发的销售精英只要谈及这一话题多少有些心酸故事可以分享。从耗尽心力的技术竞技到跌破眼镜的低价角逐,还有在其间游走的各类靠谱不靠谱的居间人。"大家也不想抱怨,但现实是实在难熬。"某储能企业工作人员坦言。身不由己的内卷游戏的确,自2023年国内工商业储能迎来爆发式增长以来,各类资本持续涌入,跨界大佬应势而来。有...
2024年,经历了去年停产、减产、业绩大降洗礼的中国储能行业,内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海外市场的逐渐回暖,也将为拥有海外业务的储能企业,特别是有着创新研发能力的头部企业带来更多业绩增量。众所周知,在技术革命大变局中,黎明前的决战往往更加惨烈,其战略成败对产业未来的影响往往也最具决定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被誉为"欧洲的宁德时代"的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样本。天选之子为...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从城市到乡村,从短途到长途,绿色出行比例再度提升。而旅途中如何补能?不外乎两种: 充电或换电。相比近年来愈发成熟的充电模式,换电模式目前仍不属"大规模"选择,但也在逐渐升温、江湖再起。充电还是换电,这是一个问题车辆停进换电站、抽出原电池、换上满格电池、换电完成。看似简单的四步,背后发展并不简单。国内换电市场早在2010年前萌芽,历经各方博弈,沉淀十余年。2011年国网杭州供电公...
去年以来,受电解液市场的供需不平衡影响,产品市场价格经过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同时,受下游需求不足导致开工率降低等因素影响,电解液行业普遍处于盈利周期底部承压状态,竞争持续激烈。从业绩方面来看,今年上半年新宙邦实现营业收入35.82亿元,同比增长4.35%;归母净利润4.16亿元,同比下降19.54%。天赐材料营业收入54.5亿元,同比下降31.76%;归母净利润2.38亿,同比下降81.56%。江苏国泰营业收入176.61亿元,同比增...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发电量约1.47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5.6%,进入高比例新能源阶段。综合相关调研数据及业内专家预测,当新能源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达到15%-20%之后,4小时以上的长时储能需求将成为刚需。与此同时,当前无论是储能项目还是储能订单,GWh级规模已呈常态化趋势发展。因此,在降本增效之外,日渐增长的长时储能需求叠加储能规模向着GWh级迈进,共同驱动着行业不断迭代升级出更大容量的...
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特斯拉、大众、宝马、奔驰、福特、现代、雷诺、通用、日产、丰田、本田等国际车企,都已经或计划扩大磷酸铁锂电池装配份额。同时,海外储能系统集成商、业主也几乎全部倒向磷酸铁锂路线,在未来储能产品中逐步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替换由日韩电池企业过去长期主导的三元电池。无论中国,还是全球市场,磷酸铁锂的性价比都是一把利器,未来国际主流车企会不断向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