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新能,是近几年在组件领域跑出来的最大一匹黑马。
在公司官网上,有句响亮的口号:“N型领航,探索不止。一道新能,N型光伏技术引领者”。
然而,这位“N型技术引领者”却干了一件让人有些费解的事:居然准备采购一批预期转化效率最低的TOPCon电池片。
这批电池片的供应商,正是我们最近关注的光伏圈新贵——赛福天。赛福天以前靠做电梯用钢丝绳起家,现在则跨界光伏,跨界TOPCon,详见《新玩家赛福天,一个月投产太逆天,如何斩获一道新能10亿大单?》。
赛福天目前甚至都还没有量产TOPCon电池。公司在今年10月10日公告称:“公司未来投产的TOPCon电池以182尺寸为主,部分为210尺寸;TOPCon电池对应组件功率580W为主,未来可实现入库效率24.5%。”
江苏赛福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接待投资者调研情况的公告
24.5%,这是这家公司未来要达到的目标;
24.5%,这是很多电池片企业在2022年就已经实现的成绩;
24.5%,这也是目前市场中所有已公开披露量产效率产品的最低值。
此前,赶碳号曾经做过TOPCon电池转换效率排名,一般企业的TOPCon电池都在25.5%及以上。
说句真心话,TOPCon电池效率如果是24.5%的话,一点都不能代表N型的先进性。
2022年7月,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宣布,其自主研发的210 mm×210 mm高效PERC电池,经中国计量科学院第三方测试认证,最高电池效率已达到24.5%。
2022年8月,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权威测试,横店东磁M6、M10高效P型PERC电池转换效率成功突破24.01%——达到目前主流量产设备、物料和工艺下PERC电池转换效率的行业最高水平。
和PERC相比,TOPCon电池在封装成组件后,要面临降等问题。24.5%的TOPCon电池效率,和PERC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难道说,“N型光伏技术引领者”——一道新能做不出来TOPCon电池,被迫外采?这种猜测显然不符合事实。
一道新能官网披露过两则信息:
第一,一道新能的TOPCon电池非常优秀:公司N型TOPCon电池实验室效率突破26%;在产业化方面,n型TOPCon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5.2%。
第二,一道新能的TOPCon电池产能规划也很合理:公司在2023年将建成N型30GW高效电池和30GW高效组件产能。也就是说,一道新能的N型光伏组件,将会百分百使用自己生产的TOPCon电池。
还有一种可能,难道是因为一道新能自己生产的TOPCon电池,良率太低、成本太高?公司外采电池,要比自己生产更节约成本?
这好像也说不通。赶碳号充分相信技术出身的创始人刘勇,他曾在TOPCon技术的先行企业、中来股份工作过。一道新能首席技术官、施正荣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师弟宋登元博士,更是技术大牛。以一道新能的技术水平和成本控制力,肯定要比赛福天这样一个做钢丝绳起家的跨界玩家要强很多。
难道是即使在未来,TOPCon电池电池片奇货可居,一道新能买不到其他企业生产的转换效率更高的电池片吗?
这就更说不通了。现在电池片价格一路下探,电池片企业的利润也在不断被挤压。这说明供求关系关系了,电池片在未来不太可能供应紧张。
赛福天在2023年9月5日、7日、11日、15日、19日、21日,频繁接受投资者调研。在调研活动,公司和一道的订单以及TOPCon电池进展,都是投资者关心的话题。
10月10日,赛福天公告:“ (1)公司新基地位于安徽省明光市明光经开区产城新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73亩,规划建设10GW的TOPCon电池片产线。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正在按计划推进。目前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已经逐步完成,生产设备分批进场,开始安装调试,预计四季度投产。(2)公司未来投产的TOPCon电池以182尺寸为主,部分为210尺寸;TOPCon电池对应组件功率580W为主,未来可实现入库效率24.5%。”
只是不知道“24.5%”这样一个回复,究竟是增加了投资者信心,还是浇了一盆凉水?
现在媒体疑惑了:市场上的TOPCon企业那么多,一道新能千挑万选选出一个24.5%的电池片,它是打算做成什么类型的组件呢?组件应用在哪个场景会有竞争力?
当然,也不排除这种可能,就是一道新能可以拿到一个远低于市场的电池片价格。而这批电池片封装的组件,效率要求不高,用于特定的电站项目。
另外,也许赛福天拥有不为人知的其它实力吧。一道新能即使拥有三峡资本这样的实力大股东,在市场中攻城略地时霸气十足,对于赛福天这样的企业,也要放下身段主动为其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