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更高,安全更优!我国科学家在固态电池聚合物电解质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续航与安全不可兼得?两大界面难题被清华团队打破!电池能量密度从普遍的150~320 Wh kg⁻1一跃提升至604 Wh kg⁻1,并通过针刺与120℃高温安全测试。近期,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教授团队合作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构筑出能量密度达604 Wh kg⁻¹的高安全聚...
续航与安全不可兼得?两大界面难题被清华团队打破!电池能量密度从普遍的150~320 Wh kg⁻1一跃提升至604 Wh kg⁻1,并通过针刺与120℃高温安全测试。近期,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教授团队合作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构筑出能量密度达604 Wh kg⁻¹的高安全聚...
2025年10月10日,维科技术储能事业部与上海电气电力电子有限公司在上海举行储能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海电气输配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童悦出席签约仪式,维科技术副总裁韩心戈与上海电气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金良代表双方签约,标志着两大企业在储能领域的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作为钠离子电池行...
作为备受瞩目的新型储能技术,钠离子电池凭借其独特性能优势,正加速迈向规模化应用。在此关键节点,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如期而至,这也是该论坛第四次举办。旨在汇聚“产学研用”各方智慧,打通从材料研发、电池制造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共促产业步入健康、有序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围绕氢能“制储输用”各关键环节,从技术发展现状、不同技术路线对比、核心技术与关键...
3 月 24 日,宿迁绿能氢创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北辰洲际酒店举行首台单堆1MW AEM 电解槽产品发布会。这一突破性产品的亮相,标志着 AEM 电解槽正式迈入兆瓦级时代,为可再生能源高效转化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 "双碳" 目标的大背景下,氢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正成为...
2月10日,鹏辉能源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提出,对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新能源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并推出一系列配套机制包括取消强制配储政策。由于政策刚推出,为新能源强制配储时代画上句号,储能产业也...
2月10日,当升科技与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一致同意就动力、储能、低空及AI、机器人等领域锂电池用三元材料、钴酸锂、磷酸(锰)铁锂、钠电材料、固态锂电材料、半固态锂电材料、富锂锰基等产品的原材料供应链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未来3-5年,双方预计在三元前驱体、四...
宁德时代CEO曾毓群在与挪威银行投资管理公司CEO Nicolai Tangen的播客访谈中透露,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已经相当成熟,已开发出第二代钠离子电池并已开始生产,第三代钠离子电池也即将面试,将能达到其性价比目标。目前已为一些汽车制造商提供小批量生产。曾毓群的访谈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 即是在全球锂价...
在当今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革、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作为新兴技术之一的钠离子电池凭借其独特的自身优势,为电池储能市场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中国企业更是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积极投身于钠离子电池这一新兴领域的研发与探索,为未来电池技术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崭新的路径,...
位于锦州智谷园区内的恩耐吉年产30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2GWH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生产项目,即将完成一期建设任务。即年产2000吨钠离子电池聚阴离子体系正极材料生产线、0.5GWH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生产线,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1.5亿元、年纳税500万元。据了解项目位于锦州智谷和军民融合产业园两个...
自然界中钠储量丰富,其地壳丰度是锂元素的400倍以上。如果将其中1%做成钠电池,按照全球储能每年新增1TWh计算,能满足150亿年的储能需求。但是时至今日,钠电的发展不及预期,这让大家产生了两大认知误区,即钠离子电池市场容量小和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慢。12月12日,海辰储能在其第二届生态日上发布了首...
12月4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对于钠电正极材料价格,同兴环保表示,在碳酸锂7万元/吨的极低价格情况下,磷酸铁锂材料价格也在4-5万元/吨,而我司钠电聚阴离子正极材料价格能够做到2-3万元/吨,公司钠电正极材料依然具有显著成本优势。详情如下: 1、公司CCUS业务的未来将有什么样的发展?答: CCUS业务...
2024年以来,在储能示范项目的带动下,我国钠离子电池(简称"钠电池")需求量大幅增长,GGII预计2024年我国钠离子电池出货1.5GWh,同比增长达200%。就目前应用规模及未来市场增长空间而言,储能或将成为钠离子电池最大应用场景。在钠离子电池三大技术路线中,聚阴离子类化合物为最适合储能的路线,未来有望成...
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杨金霖在实验室内进行海水电池测试。受访者供图海水电池是一种新型储能技术,它以海水作为电解液,能够有效降低电池生产成本,安全且具有可持续性,在海洋探测、水下通信和岛礁供电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但是,目前研制出的海水电池多为一次性电池,无法重复使用。近...
7月25日,钠科能源与安徽青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钠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不同场景的产业化应用展开深度合作,围绕产品研发、技术合作和市场布局等领域进行长远规划,并为未来千吨级的供销计划提供了明确的目标指引,共同助力中国钠离子电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图一 青钠...
随着技术进步,我国阴离子交换膜产量及质量不断提升,这将为水系有机液流电池行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水系有机液流电池(ORFB)指以可溶性有机化合物作为电活性物质,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电能储存和释放的新型液流电池。与传统液流电池相比,水系有机液流电池具有工作温度范围宽、安全可靠性高、能量密度高...
2023年以来,全球碳酸锂价格陡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迄今18个月的累计跌幅达到85%,至今仍在10万元/吨的低位区间运行。叠加储能行业产能过剩下的价格内卷,导致锂离子电池价格不断探低,磷酸铁锂储能电池近期招标限价达到0.33元/Wh,储能系统限价0.478元/Wh,再次击破电池和系统集成企业亏本销售的底线,使原...
6月20日,湖南省轻工盐业集团所属湖南美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钠电正极材料镍铁锰酸钠MT-N20新产品正式出库装车,这是美特新材首次实现钠电正极材料的吨级销售,标志着美特新材钠电正极材料已具备成熟的产业化条件。2023年年初,为响应集团"聚焦资源,以盐为轴,一体三翼,两轮驱动"的发展战略...
6月1日,淮海弗迪钠电池科技(徐州)有限公司"年产15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备案,并获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批复。回顾项目落地1.项目概述: 比亚迪(徐州)钠离子电池项目是一项总投资达到100亿元的重大项目。该项目的主要产品是钠离子电池电芯及PACK等相关产品。预计年产能设定为30GWh,旨在为全球最大的微...
近日,稳石氢能宣布将在2023年底完成搭建自主研发的阴离子交换膜产线并实现小规模生产。达产后一期产能10万平米(4GW);据悉,阴离子交换膜不仅可用于AEM电解水制氢装备,还可以应用于阴离子燃料电池等领域。另悉,稳石氢能AEM电解槽产线也将于2023年四季度正式投建。预计到2025年,该产线可实现年产能1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