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打一针,锂电池“满血复活”

▲在复旦大学实验室,一块锂电池正在通过打针方式补锂。锂载体新分子制备试验。卢力媛摄手机、电脑、电动车……如今,众多“以电为生”的设备成为人们生活、办公、出行的必需品。锂电池则是这些设备的主要供能方式之一。然而,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锂电池也会随之衰老甚至损坏,...

“打一针”,电池就能复生!复旦原创方案登《自然》

从手机、电车到储能电站,锂电池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但由于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损失锂离子最长寿命都只有6-8年,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高悦团队打破锂电池传统设计原则,通过AI和有机电化学的结合,成功设计了一种锂载体分子。让废旧电池"打一针"就可无损修复将锂电池寿命提升1-2个数量级为电池产...

“打一针”电池复生 复旦方案登《自然》

锂电池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长久以来,容量衰减一直是它的痛点。随着频繁使用,不论是手机电池,还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都会续航堪忧,最终报废。这一问题即将得到解决。北京时间2月13日,《自然》(Nature)主刊发表了一项来自复旦大学的研究成果《外部供锂技术突破电池的缺锂困境和寿命界限》。复...

“打一针”让锂电池寿命增十倍,复旦新成果登上《自然》

当锂电池的寿命即将终结时,为它“注射”一针新分子,就能使它恢复原本的充电容量,甚至使得原本只能保证6-8年/1000-1500次充放电的电池,维持1万次充放电,且电池健康水平与出厂时几乎仍然一样。这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纤维材料与器件研究院、高分子科学智...

鹏辉能源0.86MWh新型储能系统项目投运

2024年11月14日,由四川九川玄武售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九川玄武售电")负责运营,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辉能源")进行投资的"欧盛光学仪器0.86MWh新型储能系统项目"竣工典礼,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幸福路21号四川欧盛光学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盛光学仪器")厂区隆重举行。此次...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团队发现新型高温超导体!

近日,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赵俊教授团队,利用高压光学浮区技术成功生长了三层镍氧化物La4Ni3O10高质量单晶样品,证实了镍氧化物中具有压力诱导的体超导电性,其超导体积分数达到86%。研究还发现该类材料呈现出奇异金属和独特的层间耦合行为,为人们理解高温超导机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平台。超导体指的是在特...

中国天楹与复旦大学强强联合,助力氢能高质发展

5月7日,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与复旦大学举行"原创引领氢源科技革命,合作助力氢能高质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与合作研发签约仪式,中国天楹董事长严圣军与复旦大学科研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慧胜分别代表双方签约。本次签约活动由复旦大学科研院技术转移中心主持,来自复旦大学科研院、复旦大学化学系、中...

衣服可为电子设备充电 我国科学家取得纤维电池技术新突破

一件柔软透气的衣服,不仅可以储存能量,还能便捷地为手机、手表等随身电子设备供电。这一曾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场景,已经变成了现实。近日,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在高性能纤维电池及电池织物研究上取得新突破: 通过设计具有孔道结构的纤维电极,实现电极与高分子凝胶电解质的有效复合,团队不仅解决了高分子凝...

以储能材料等为研究方向!浙江嘉兴与复旦大学成立联合创新研究院

12月11日,浙江省嘉兴市南湖高新区(嘉兴科技城)与复旦大学化学系签订合作协议,将在复旦大学化学系挂牌成立联合创新研究院,以高分子材料、催化剂、储能材料等为主要研究方向,与南湖区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在嘉兴南湖高新区(嘉兴科技城)挂牌成立南湖科创基地,主要服务于复旦大学相关科技、产业项目落...

复旦与国轩成立先进电池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8月9日,复旦大学-国轩高科先进电池技术校企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联合研究中心")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正式成立并授牌。根据约定,双方围绕钠离子电池、隔热材料、LMFP材料等先进材料和电池技术等项目开展联合研发与交流。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助理兼科研院院长马余刚 、国轩高科国际...

复旦大学:新型柔性纤维储能设备开始投产,可穿在身上!

彼时,电池可以像衣服一样穿戴,为无数电子设备提供电力!人人都可以成为充电宝!文/NE-SALON新能荟小编团据悉,5月8日,芳纶龙头企业泰和新材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复旦大学合作的纤维锂电池中试生产线已按预定计划投产。柔性纤维电池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电池,复旦大学彭慧胜团队于2013年首次提出并在世界上...

“光储微网”:偏远山区高质量用能新方案

中国储能网讯: 今年10月,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桑科镇光储微电网示范项目正式投入运行。项目投运后,将为项目办公区、生活区提供电力保障,实现自发自用。光储微网作为新型的绿色电力配套设施,无需架设电线杆、铺设电缆,就近发电、就近消纳,增强了偏远山区乡村的供电质量,可以更好地满足偏远山区人民群众...

2021年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对2021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得出了2021年中国储能技术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新型储能技术、集成技术和消防安全...

年入500亿!天能集团如何做到了中国动力电池第一股?

来源|海西商界(haixishangjie)作者|松月樱是实业家,也是全国人大代表,他被称为民企的"老娘舅"。在此前公布的《2021新财富500富人榜》中,张天任以高达200亿的个人财富成为了浙江地区的又一个百亿富豪。而他旗下的天能集团,在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家以绿色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为核心业务,包括...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一米长的纤维锂离子电池。课题组供图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这听起来像科幻片的场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近日,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团队通过系统揭示纤维锂离子电池内阻随长度变化的规律,有效解决了聚合物复合活性材料和纤维电极界面稳定性难题,连续构建出兼具良好安全性和综合电...

上海:综合能源引领低碳新生活

文_本刊记者 陈昊南 通讯员 张鑫4月9日,第三届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上海落幕。与会专家解读了综合能源行业发展现状、分享了综合能源服务成功案例经验、交流了综合能源行业先进技术方案。近年来,综合能源服务产业风生水起。作为在上海地区深耕这一领域的专业企业,国网上海综...

全新制氢技术问世,采用3D打印螺旋反应器可在公路沿线现场制氢

近日,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开发出一种新型氢气发生器,其直径约为 11 英寸,当它与微通道热交换器相结合,便可以轻松地在公路服务区沿线现场生产氢气。这是一种从传统天然气或由生物物质制成的可再生天然气产生氢气的新技术,它将有效地把现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