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H1中国正极材料同比增长169%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1H1中国锂电正极市场出货量47.5万吨,同比增长169%,二季度出货量环比增长19.9%。从市场规模角度来看,2021H1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为47.5万吨,其中磷酸铁锂出货量同比增长384%,三元材料同比增长124%,锰酸锂增长133%,主要原因为: 1)中国动力电池上半年出货量近80GWh,...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1H1中国锂电正极市场出货量47.5万吨,同比增长169%,二季度出货量环比增长19.9%。从市场规模角度来看,2021H1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为47.5万吨,其中磷酸铁锂出货量同比增长384%,三元材料同比增长124%,锰酸锂增长133%,主要原因为: 1)中国动力电池上半年出货量近80GWh,...
编者按: 结合热能储存的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是未来可再生能源系统中最具应用前景的发电技术之一,可以高效利用资源丰富但具间歇性的太阳能,为人们提供稳定可调度且低成本的电力。为进一步降低现有商业光热电站的平准化发电成本,研究人员正在积极开展具有更高运行温度和发电效率的新一代太阳能光热发电...
摘要: (1)光伏产品从上游至下游大致经历以下流程: 硅料"硅片(包括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片"光伏组件"分布式电站/集中式光伏电站。当中还会涉及玻璃、支架、跟踪器甚至逆变器等工程物资,最后形成用于发电的电站。(2)光伏50ETF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指数当中涉及光伏全产业链,并且...
北极星储能网讯: 7月18日,广东碳中和研究院(韶关)揭牌仪式在莞韶城举行,积极响应国家"3060"双碳目标,迈出探索碳达峰碳中和"韶关模式"的第一步。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吕建成、副所长孙永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冯伟,中国发明协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钱为强等科研院所、企业代表,市委...
参考消息网7月14日报道俄媒称,俄罗斯科学家研制出可在低温条件下保护锂离子电池不失去电荷的材料。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科研人员介绍称,使用纳米晶体锗阳极将使电池实现"抗冻性"成为可能,这是前所未有的。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电分析化学杂志》上。莫斯科电子技术研究所科学研究部的科学家表示,锂离...
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调研显示,2020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大幅增长,出货12.4万吨,同比增长41%,市场规模约45亿元。2018-2020年中国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万吨)数据来源: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1年1月2018-2020年中国磷酸铁锂材料产值(万吨)数据来源: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
随着日益增长的低碳减排需求,氢的绿色制取技术受到广泛重视,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电解水制氢是目前众多氢气来源方案中碳排放最低的工艺。氢气在储能、化工、冶金、分布式发电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成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温度上升的有效途径之一。坚持氢能绿色利用的初衷,积极发展以质子交换膜电解...
中国储能网讯: 6月27日上午,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和中国储能网联合组织的"第八期中国储能产业巡回走访调研团" 走进浙江蓝盾电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曹元成教授,浙江蓝盾电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俊等接待...
中国储能网讯: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是国防科工局核定的国家空间能源专业重点保军单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所属的空间电源专业研究所,是以军工核心能力铸造我国空间电源系统的抓总单位。主要产品涉及锂离子蓄电池、镉镍蓄电池、燃料电池、太阳电池及相关电源控制系统等,产品应用覆盖载人...
北极星储能网讯: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显示来看,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相比2019年整体呈现出新的变化态势。本文来源: 微信公众号ID: weixin-gg-ii从市场规模角度来看,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80GWh,同比增长13%。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较2019年仍有所提升。主要原因: 1)2020年下半年国...
每一次能源的转换,都会改变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脱碳社会背景下,氢能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替代化石能源的重要选择。发达国家纷纷制定氢能路线图,加快推进氢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布局。在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下,氢能产业也将成为我国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