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隆基绿能宣布光伏史上最大扩产,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再升级

摆脱上游产能掣肘的光伏产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愈加激烈的竞争格局。向来以稳健形象示人的隆基绿能在开年之际宣布大举扩产计划,令本就处于白热化竞争状态的光伏市场再添一把火。

隆基绿能1月18日晚间连发两则公告,根据经营战略和产能规划,公司与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理委员会于1月17日签订《投资合作协议》(预计项目总体投资金额452亿元),就公司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投资建设年产100GW单晶硅片项目及年产50GW单晶电池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其中,年产100GW单晶硅片项目为切片项目,不包含单晶拉棒环节。年产100GW单晶硅片项目及年产50GW单晶电池项目预计均为2024年3季度首线投产,2025年底达产。公告称,公司目前预计设备及流动资金投资金额255亿元,将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测算,并提交有权机构审批。项目实施前尚需履行公司内部审议程序,预计投资额以公司内部有权机构审批的金额为准,实际投资金额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隆基绿能表示,本次签订的项目投资协议符合公司的未来产能规划,有利于公司充分发挥技术和产品领先优势,进一步提升公司产能规模,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隆基此番扩产规模之大创光伏行业之最,看点颇多。据该公司此前披露,至2022年底,计划单晶硅片年产能达到150GW,单晶电池年产能达到60GW,单晶组件产能达到85GW。2022年度单晶硅片出货量目标90GW-100GW(含自用),组件出货量目标50GW-60GW(含自用)。也就是说,在最新扩产计划中,新的硅片产能规划体量约为2022年底其全部单晶硅片产能的67%,新的电池产能约为其已有电池产能的80%多。

就在不久前,隆基绿能还宣布将其西咸乐叶年产1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的规划产能调高至29GW,全面导入HPBC电池技术。两次扩产举动相加,隆基在其大本营西安的落地产能将大幅提升。

横向比较,其此次扩产之巨更为明显。同为硅片龙头、与隆基分食硅片市场主要份额的TCL中环此前披露,预计2022年底,公司硅片产能将达140GW。两者本已缩小的产能差距将再次拉大。产能结构配置上,硅片双寡头的差异化竞争也越来越明显:中环倾向于继续深挖单晶硅棒和硅片环节,隆基则重下游组件,以提升硅片自用量抵御硅片环节产能严重过剩的风险。

过去五六年时间里,硅片是整个光伏产业链超额收益最高的环节,由此吸引了一大批跨界玩家涌入并急剧扩产。根据隆基奉行的“不领先不扩产”,在西咸新区的新产能落地后,跨界企业、二三线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升级。

实际上,在去年12月的硅片价格急跌中,龙头企业发动价格战碾压新进入者的迹象已十分明显。多位行业分析人士彼时对记者表示,硅片龙头的调价举动体现了其挤压硅片新势力生存空间的意图:在硅片整体盈利性和开工率已经下降的情况下,发动大幅降价,将硅片环节拖入亏损,施压新厂商。

综合多位业内观察人士此前对记者的分析,在硅片环节的竞争上,新进企业的优势在于拿料灵活、没有高价料包袱、生产设备先进、投资强度高。但在拉晶技术、生产稳定性、议价能力、良率、管理等方面,老厂家显然优势更大,硅片新势力们要想从隆基、中环手中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并不容易。“就看各家企业各自的血量了。”

当前,行业正处于上游步入降价通道、刺激需求复苏的关键期,隆基的大手笔扩产举动搅动市场敏感神经,多位业内人士直言此举“加剧内卷”,尤其是硅片赛道的拥挤程度和厮杀烈度加剧。

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此前表示,到2030年,中国光伏产能预计仍会占全球光伏产能的80%,达到1200个GW。其中有400个GW会应用于国内的能源转型,做电站安装方便;有800个GW用于出口,对产业链形成经济支撑,增加国内产值3.2万亿,创造出口总额1.5万亿,拉动直接投资3.6万亿,带动本土就业245万人。

李振国2021年接受记者专访时称,是专业化还是垂直一体化,并不取决于这个商业模式是不是真正的成功,而在于各个环节的核心竞争力。垂直一体化的企业,如果某个环节是明显短板,这个环节会成为拖累经营成果的负担。“光伏产业链除了电站外,其他环节都是制造属性。我们认为行业未来一定是一个充分、完全竞争的格局,隆基需要打造的能力,是在充分竞争环境下,如何保持住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最新相关

碳酸锂"俯冲"20万元/吨

最新市场数据显示,3月30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25.65万元/吨。据悉,有电池公司采购价格已跌至20万元/吨。从60万的高价至今,碳酸锂"过山车"式的价格跳水牵动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心弦,也折射出...

又一企业获比亚迪11亿订单!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锂电行业迎来快速增长期。据工信部消息显示,2022年我国锂电年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在锂电万亿市场的持续井喷,各细分领域进入增长期的基础下,可...

新能源车企,「逃离」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还能成为"宁王"多久?"宁德时代就是搬砖、搭台子的,给车企提供一个跳舞的平台,台上有各自不同的戏,而自己是被压迫的对象。"这话出自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之口。事实是,宁德时代从未被"...

这些企业年报释放积极信号

又到一年一度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季。市场机构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A股已有超30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年报,其中不乏千亿市值公司和行业头部企业。透过上市公司年报,可以看到经济运行的不少亮点...

中国存储能力总规模超1000EB

截至2022年底,中国存储能力总规模超过1000EB,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65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180百亿亿次/秒(EFLOPS),位居全球第二,算力总规模近5年年均增速超过25%。这是记者在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