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InfoLink2024上半年电池片出货排名: 行情遇冷 电池企业格局洗牌

电池出货排名迎新变局前五企业总出货近78GW

如上期所述:「今年在技术迭代的过程中,那些甩开老旧产能的包袱、持续创新研发的厂商将会获得更好的市占率。」我们的预判在当前的市场格局中得到了验证。

根据InfoLink的调研,2024年上半年前五大电池片供应商的总出货量为77.96GW,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约7-8%,结束了过去数年高速增长的趋势。在排名部分,今年榜单出现大幅变动,榜首由中润光能拿下,除了扎根国内市场,也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率先同行在老挝设厂,以降低美国对东南亚四国的课税风险。

第二名是捷泰科技,作为最早一批生产TOPCon电池的企业之一,捷泰科技享受到TOPCon高效电池的前期高溢价红利,也成为海外市场客户在选择TOPCon产品时的主要选择之一。今年上半年,随着海外市场对TOPCon电池需求的增加,公司获得订单支撑。

第三名则是通威股份,持续深耕组件环节,上半年自用比例提升至六至七成。同时,位于多地的基地产线也在分头进行PERC项目改造。由于这些因素,上半年对外出货量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排名位居第三。

第四名由爱旭股份与英发睿能并列,两者电池出货量在1%的统计误差范围以内。爱旭股份也受到PERC项目改造的影响,排名相比去年有所下滑。然而,在改造期间内,公司在上半年已逐步开始生产TOPCon产品,为客户提供迭代电池选择。同样并列第四的英发睿能首次上榜,成功抓住电池迭代的风口,率先于一季度完成在宜宾PERC生产基地的项目改造,并生产供应N型210R的矩形电池片。上半年该企业TOPCon电池出货位居全球前三。

至于这次在榜单外的企业,润阳股份,自2019年以来稳居全球电池出货排名前五,并曾连续三年保持榜单前三。今年上半年,面对行业情势的动荡与行情波动,出货量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滑,虽未能排进前五序列,其出货数字依然与前五厂家非常接近。和光同程与新霖飞尽管上半年出货份额与前述企业间存在差距,两者在专业电池制造领域依然值得密切关注。

TOPCon电池迭代接棒矩形尺寸逐渐成为标配

本次榜单上,五间企业在上半年电池片总出货达到77.96GW。其中,PERC电池片累计出货约37.3GW;TOPCon电池片则加速超车,累计出货约40.6GW,占总出货量近52%。在尺寸方面,前五企业上半年总出货量以M10(182-182.2*182mm-199mm)尺寸为主,不区分N/P型占企业出货主要份额。根据InfoLink统计,M10尺寸的前五累计出货达到61GW,占比78%,其中182-182.2mm尺寸出货约37.5GW(61%)、183.75mm矩形尺寸出货约23.6GW(39%)。在G12系列中,G12(210*210mm)尺寸累计出货约13.3GW,占比17%、G12R(182*210mm)尺寸累计出货约3.2GW,占比4%。M6及以下尺寸的占比快速萎缩,仅剩不足1%。

在矩形尺寸方面,2024上半年仍然由于市场行情低迷和终端需求未有明显发力影响,大尺寸G12R系列推进速度放缓,厂家更倾向于采用微矩形尺寸。统计显示,在TOPCon电池部分,微矩形长边183.75mm成为上半年出货主流规格,占比接近56%。在PERC电池部分,由于升级性价比以及海外出货考虑,上半年仍以182-182.2mm正方片为主,占比达到71%。

行业严冬、光伏电池制造商的生存之道

回顾2024年上半年,光伏产业面临持续下滑的行情。TOPCon电池片的价格从年初的每瓦0.47元人民币跌至六月末的每瓦0.3元人民币,跌幅高达36%。光伏供应过剩导致价格的崩塌,也影响企业的上市进程,上半年中润光能和润阳股份均未能在深交所成功IPO。

行业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重新审视其经营策略,从中可见两个主要现象。首先,为了稳固产品销路,部分专业电池厂商进军组件市场,以降低外售比例。例如,通威股份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扩展至组件事业群,短短两年内已在2023年全球组件出货排名中位列第五。根据InfoLink供需数据库,当前垂直一体化的电池产能已足以满足市场需求,剩余的外采需求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市场机会虽多,但每家企业都面临着不确定性。

第二,是海外战略布局。观察上榜企业,除了通威股份和爱旭股份专注于组件事业板块外,其余企业皆有出海的规划。中润光能在老挝地区投产放量,其前瞻的布局使当地产品具备了少数的溢价空间。捷泰科技与英发睿能也在今年上半年分别宣布于阿曼和印度尼西亚扩产电池项目。与此同时,榜单外的润阳股份作为最早出海的企业之一,在泰国的布局为公司带来了前期的丰厚收益。综观以上,企业的出海不仅是为了寻找潜在市场和机会,也有助于提升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

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促使光伏电池生产企业在生存与发展之间做出艰难选择。在当前的周期底部,除了加快技术创新和谨慎的市场扩张,企业还需要灵活应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只有不断调整策略和提升全球竞争力,才能在未来多变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最新相关

光伏寒冬下,推进并购重组,什么信号?

光伏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过山车”。前几年,它是最热的赛道,资本追捧、产能爆发、企业估值一路狂飙。无数地方政府争相布局,几乎所有人都笃定: 光伏,就是未来的确定性!然而,...

氢能技术为零碳园区发展筑基

9月9日,氢能产业零碳园区研讨会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举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氢能技术为零碳园区发展赋能,应持续加强氢能的技术探索与产业化应用,推动氢能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当前,零碳园...

新赛道,"氢"云直上!

“这批电压巡检器马上要发往国内多家燃料电池企业,今年我们的电压巡检器出货量已经突破3万套,增湿器也卖了1000多套,营收同比增长超15%。”近日,在魔方氢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的生...

氢能产品数字化平台上线

日前,在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举办的中汽氢能技术发布会上,氢能产品数字化平台正式发布。该平台致力于构建一个涵盖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平台,有效整合产业资源、打破信息孤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临港区: 氢能赛道开启"超车"模式

临港区: 氢能赛道开启"超车"模式

普通的奥托发动机(四冲程循环内燃机)的效率为30%。燃料电池更好,超过50%的氢气转化为电能,其余转化为热能,可用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一个可以以智能方式重新利用热量的例子是为寒冷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