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光伏产业链上涨乏力,一体化趋势难挡?

中国储能网讯:多晶硅料最新价格已经逼近20万元/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 InfoLink Consulting以及上海有色金属网(SMM)统计的价格发现,各家对于多晶硅致密料最新一期的成交均价分别为20.67万元/吨(3月29日价格)、20.2万元/吨(4月7日价格)、20.25万元/吨(4月10日价格),整体延续了缓跌下行趋势。

今年以来,硅料价格整体下滑使得下游看到了成本下降的空间,但硅料供给环节的松动并未就此带动整个产业链价格下滑。例如在硅片环节,石英坩埚供应不足致使硅片价格一度上涨。与此同时,组件报价近期亦表现分化。在需求支撑与原材料涨跌互现的背景下,地面大型项目组件价格持续下探,可分布式项目价格有所上调。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产业链价格如何变动,“一体化”似乎已经成为龙头企业抗风险的共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近期上机数控、TCL中环均宣布加码扩产新环节——前者官宣组件项目,明确打造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后者虽然一直未明确“一体化”,但亦于近期宣布百亿募资完善电池环节。

产业链下游价格博弈激烈

春节后硅料价格的回调,使得下游企业今年不再“望硅兴叹”。近两个月内,多晶硅致密料价格已经下跌13.91%,硅料企业毛利润预期下降。

硅料龙头通威股份近期发布的经营数据便反映了上述情况。该公司4月9日发布的公告显示,今年1月至3月,通威股份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350亿元至360亿元,同比增长约42%至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3至87亿元,同比增长约60%至68%。而在2022年同期,该公司一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翻倍式增长。

然而,硅料价格的下跌并未造就产业链价格整体下滑之势。4月6日,TCL中环更新了单晶硅片报价——与3月6日报价相比,在厚度为150μm的硅片中, P型182mm尺寸硅片报价6.4元,上涨2.89%;210mm尺寸硅片报价8.05元,下跌1.83%,218.2mm尺寸硅片报价8.69元,下跌1.81%。今年以来,TCL中环182mm尺寸报价累计上涨18.52%,210mm尺寸价格累计上涨13.38%。

硅片价格,尤其是182mm尺寸价格与硅料价格走势背离,其原因在于高纯石英砂紧缺,这是决定光伏坩埚质量的重要材料。硅业分会今年4月7日评析单晶硅片价格时指出,“本月,由于个别石英砂生产企业存在检修,使得坩埚供应短缺问题进一步发酵,部分没有保供协议的企业生产效率下降。”

不过,在业内看来,硅片上涨的动力并不持续。InfoLink Consulting分析认为,单晶硅片单月产量将在4月得到幅度比较明显的增长,预计可达46GW至47GW,环比提升约11%至13%。“而且预计5月仍有增长空间,但是目前观察4月硅片环节暂时难以发生大规模库存堆积现象,然而182mm规格硅片价格的上涨动力也已经缺乏。”

此外,TCL中环此次下调210mm尺寸硅片价格或是为了凸显210mm产品的性价比。对此,InfoLink Consulting指出,“3月份210mm规格单晶硅片的单瓦性价比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目前随着210mm规格的供应量逐步增加,若210mm系列产品的性价比能够长期稳定保持,或将对下游和终端需求起到一定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210mm产品阵营来讲是有助益的。”但该机构也表示,这仍需要时间积累和发酵。

事实上,今年光伏产业链材料瓶颈转向辅材环节,包括高纯石英、POE膜、IGBT等材料在内。但这些材料供给偏紧,促使硅片、组件等主要环节价格走势表现得较为独立。特别是在组件端,根据InfoLink Consulting4月7日的价格数据,国内单晶PERC182mm尺寸和210mm尺寸成交均价分别为1.735元/W、1.745元/W,环比涨幅均为0.30%。

但也有组件厂商研判持续涨价动力不足。“公司4月组件价格与3月价格差不多。”4月7日,横店东磁在结构机构调研时认为,组件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随着后续供需结构的改善,组件整体价格走势预计是逐月下行,但不排除会有阶段性的价格波动。

根据InfoLink Consulting分析,“当前终端压价心态明显,尚不轻易接受涨价,组件中小厂家、非一体化厂成本压力持续堆高,后续组件价格走势仍静待博弈明朗。”

垂直一体化浪潮难止

4月4日晚间,硅片黑马企业上机数控发布了一则扩产公告,拟在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16GW光伏组件项目,总投资近50亿元。项目分为二期实施,一期建设5GW光伏组件项目,一期项目将于近期启动,预计于2023年三季度投产;二期建设11GW光伏组件项目,建设时间尚未明确。

近些年来,上机数控跨界光伏硅片取得成效。该公司4月10日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22年,其实现营业收入219.18亿元,同比增长100.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24亿元,同比增长76.68%,单晶硅片业务效益显著。

但实际上,上机数控近些年来一体化意图明显。此前,该公司已经分别于2022年2月公告15万吨高纯工业硅及1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2022年8月公告投建徐州24GWN型光伏电池。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包头硅料项目及徐州电池项目预计均将于2023年二季度投产。

除此之外,当前对一体化布局当未明确的TCL中环,近期则通过一则募资事件,亦让外界看到了其打通上下游的可能性。

4月7日晚间,TCL中环公告称,拟发行不超138亿元可转债,用于年产35GW高纯太阳能超薄单晶硅片智慧工厂项目、TCL中环25GW N型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工业4.0智慧工厂项目。其中,该公司拟投资的N型电池项目预计使用募资金额103亿元,占据了绝对比重。

在2022年年报中,TCL中环并没有明确表示自身也会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相应的是,该公司以“差异化”为主打概念。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业绩会上,有投资者提问TCL中环是否有加大一体化布局的相关计划,对此,该公司财务总监张长旭并未直接回应,而是称“公司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合理制定战略规划”。

尽管TCL中环并未明确回应是否会进行“一体化”发展,但在业务层面,该公司此前已经拓展了组件业务。叠加去年其联合母公司TCL科技共同在呼和浩特落地的中环产业城项目群,便包含了年产12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这意味着从上游到下游核心环节,TCL中环均已落子。

在业内看来,随着上游硅料价格进入下行通道,产业链利润有望在2023年向下游转移。中信期货分析称,从利润占比来看,组件环节的利润占比从2019年的26.67%逐年下降至2022年的12.87%,主要因2020年后硅料环节的大幅提价。可考虑到未来硅料价格下行趋势较为确定,组件环节利润在未来或有较大改善。

然而,硅料环节释放出的利润或被硅片环节抢先截留。因此,光伏组件企业的利润改善仍需等待。但中信期货认为,“一体化组件的成本管理能力或成为光伏组件企业竞争的有力保障。”

眼下,国内主要光伏企业“一体化”趋势难挡,企业之间的竞争则更是进入全方位比拼的阶段。

最新相关

14GWh,2企又签储能大单!

在ESIE 2025上,已经有多家储能企业签下大单,据不完全统计签约已超过14GWh。4月10日,力神(青岛)分别与威腾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通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绿中科锂电容、常德昆宇、Am...

下调10%!又一省节假日实施深谷电价

4月8日,《湖北省发改委关于实行节假日深谷电价机制相关事项的通知》发布。其中提出,在现行工商业分时电价机制基础上,每年春节、劳动节、国庆节设置日间深谷时段(9: 00一15: 00)。根据文件,其...

2GWh储能系统大单签约!又一企业"爆单"

4月9日,云能魔方与日本诺亚在日本东京举行战略采购签署仪式。根据协议,日本诺亚将向云能魔方采购总计2GWh电网调频储能系统及1000套储能型充电桩。签约仪式上,双方围绕当前日本电网储能与EV充...

亿纬锂能匈牙利电池工厂获得许可!

4月8日,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孙公司 EVE Power Hungary Kft.于近日收到匈牙利 Debrecen(德布勒森市)政府出具的建筑许可决定,许可亿纬匈牙利在德布勒森市建立电池制造厂。本次收到建筑...

储能82.4%!美对华再加征关税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全球瞩目的"对等关税",特朗普政府将针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不同水平的关税,拟对中国加征34%关税,对欧盟、越南、中国台湾地区、日本、印度、韩国、泰国、瑞...

中午2~3小时谷电!又一省调整峰谷电价

4月1日,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征询社会公众对《关于进一步完善工商业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优化峰谷分时时段,用电容量100千伏安及以上工商业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