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全钒液流电池产业链迎来产业"春天"

中国储能网讯:长时储能需求的爆发,正驱动全钒液流电池产业链迎来产业“春天”。该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龙头,正与钒钛之都攀枝花合力打造“中国钒电之都”。

相关资深行业人士表示,春节后,仅10天时间,钒价已连续提涨5轮,行业紧缺正进入常态化。

打造“中国钒电之都”

2月12日晚间,钒制品龙头钒钛股份公告,近日,公司与攀枝花市政府、大连融科储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融科”)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各方就提高攀枝花钒钛之都钒产业引领能力,建设世界级钒产业基地和钒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中心,提升攀枝花市钒资源在非钢领域的高效率高附加值利用,推动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商业化快速发展,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同意建立更加紧密、深入、广泛的战略合作关系。

具体而言,此次战略合作涉及四方面,包括建设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示范试点项目建设与推广应用,以及金融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全钒液电池储能关键技术开发。

在建设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方面,三方同意,充分依托攀枝花市钒资源和工业基础优势,在攀枝花市合作打造包括电解液规模化生产、电堆和电池储能装备制造等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基地。

钒钛股份和大连融科将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在攀枝花市建设全钒液流电池用钒电解液产线,实现钒电解液规模化生产。大连融科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优先选择在攀枝花市投资设立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并协助引导上下游企业进驻攀枝花市,打造全钒液流电池储能产业园,实现区域全钒液流电池储能产业聚集效应。

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示范试点项目建设与推广应用方面,攀枝花市政府支持上述两家公司参与该市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示范试点项目建设,开展“新能源+储能”示范,推进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多场景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市场机制建立,推动清洁能源开发与产业链上下游融合互补互促发展。两家公司分别为相关项目建设提供储能装备和钒电解液保障,同时按照市场化方式承接相关项目,助力攀枝花打造“中国钒电之都”。

在全钒液电池储能关键技术开发方面,攀枝花市政府支持上述两家公司在该市开展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领域技术创新,两公司在攀枝花市打造高端研发平台,加速低成本、高性能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关键技术开发,加速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推进钒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引领全球全钒液流电池

据大连融科下属控股子公司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融科储能”)官网介绍,该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服务商,成立于2008年,融科储能下设大连融科储能装备公司(以下简称为“融科装备”),是储能电池装备的生产主体,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生产基地。

融科储能、融科装备及大连融科(电池核心材料开发与生产主体)共同构建的同心产业群,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开发、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及高端制造能力的服务商。

2022年6月,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到融科储能调研。当时该公司介绍称,公司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产学研深入合作,实现了全钒液流电池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建立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是液流电池领域国内外标准的主导制定者,率先实现了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双极板等关键材料的国产化生产,以及电堆和电池系统的规模化生产。

目前,钒钛股份与大连融科建立了全面深入的合作。

2021年9月,钒钛股份与大连融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产品及服务、生产合作、资本合作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2021年10月,钒钛股份全资子公司与大连融科下属控股子公司融科储能、大连融科下属参股子公司大连恒流储能电站有限公司签订了《三方合作协议》及《全钒液流电池用钒储能介质委托加工协议》。

2022年,钒钛股份继续与大连融科就全钒液流电池用钒储能介质委托加工和钒储能介质购销签订了商业合同。

2022年10月,钒钛股份与大连融科签署《合资协议》,共同投资3161万元成立四川钒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其中钒钛股份占注册资本的51%,大连融科占注册资本的49%。

2023年2月8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钒钛股份称,四川钒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2022年内在攀枝花市建设电解液产线,实现产能2000立方米/年,预计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而且,后续双方将根据市场情况协商建设更大规模产线。

据钒钛股份披露,2021年,公司与大连融科合作涉及交易总金额约为2.5亿元;2022年,公司与大连融科合作金额预计将超过6亿元。

春节后钒价5连涨

在全钒液流电池产业链中,钒钛股份是主要的上游资源生产商。

目前,国内钒产品行业有90%以上的产品应用于钢铁领域。钒钛股份是世界最大的钒生产企业,拥有以五氧化二钒、高钒铁等为代表的钒系列产品,具备年产钒制品(以V2O5计)4.3万吨的生产能力。2022年,该公司有约5000吨左右的钒产品直接应用于储能领域。

根据钒钛股份与大连融科签订的《2023年钒电池储能原料合作年度框架协议》,若交易得以全部顺利执行,2023年预计将有8000吨左右的钒产品应用于储能,公司2023年应用于储能领域的钒产品占比将接近20%。

据相关资深行业人士透露,春节后,仅10天时间,五氧化二钒价格就连续提涨5轮,2月10日已上涨至14.4万元/吨,行业紧缺正进入常态化。

钒钛股份认为,随着新能源发电入围规模的提升,将提升对大型长时储能的需求。钒电池是大型长时储能方面较为理想的产品,从目前有关储能政策发布和市场项目情况看,预计未来市场需求空间较大。

对于钒产品产能是否可以大幅提高,钒钛股份2月8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回应称,由于目前主流提钒工艺是钢渣提钒,在不新增高炉产能的前提下,钒渣产能相对稳定,公司通过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等方式尽可能提高钒的收得率,进而带来一部分钒产品产量的提升。

2022年9月,光大证券在其发布的钒电池产业链研究研报称,根据中国发电侧储能装机量测算钒电池年新增装机规模的理论空间,对应五氧化二钒的单耗,2025年钒电池拉动的五氧化二钒需求分别为6.1万吨(悲观)和12.9万吨(乐观),假设五氧化二钒价格稳定在10万元/吨,对应市场规模分别为61亿元和129亿元。

最新相关
临港区: 氢能赛道开启"超车"模式

临港区: 氢能赛道开启"超车"模式

普通的奥托发动机(四冲程循环内燃机)的效率为30%。燃料电池更好,超过50%的氢气转化为电能,其余转化为热能,可用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一个可以以智能方式重新利用热量的例子是为寒冷环境设计...

清洁氢能项目面临大规模取消

受需求不足、成本高企以及企业战略调整影响近期,因缺乏需求、成本高企以及企业战略调整,全球开发商大量放弃已公布的低碳氢项目,清洁氢能项目面临大规模取消与延期。根据已发布的公告,战略调整...

哈密: 加速推进氢能产业应用

作为国内氢能示范应用的先行者,哈密市正凭借突出的资源优势和扎实的产业基础,全力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一系列具体规划已清晰铺展,年内将投运氢燃料汽车不少于1000辆。“发展氢能...

包头氢能产业的"奇妙旅程"

这两天有两大新闻特别吸睛,一个是内蒙古首座低压固态加氢示范站建成,另一个是北方稀土贮氢公司氢能电动两轮车下线,这两件事看似独立,但它们都是北方稀土打造的“稀土固态储氢材料-系统集...

湖南最大新能源"飞地"宁夏并网发电

继“宁电入湘”工程正式投产后,湖南能源发展再迎里程碑。在距离湖南1500公里的宁夏红寺堡戈壁滩上,由湖南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的红寺堡区300万千瓦风光新能源基地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

光伏反内卷: 做"减法"也要做"加法"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6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聚焦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会议提出,光伏产业各方要深刻认识规范竞争秩序对光伏产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