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青海油田首个钙钛矿组件组网微电网成功落地!

近日,青海油田首个钙钛矿组件组网微电网在采气二厂仙东8井成功落地。该零碳示范项目由油气工艺研究院牵头,采气二厂承建,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提供关键技术与设备支持,光伏总装机容量达101.8kWp,标志着青海油田在绿色低碳转型领域的又一技术突破。

“这种零碳供能新模式不仅是一次技术尝试,更是油田探索钙钛矿光伏电池应用的重要一步。”油气工艺研究院技术人员剡炜在项目投运现场介绍。目前,该项目集成单晶硅光伏组件72块,装机容量为51.4kW;钙钛矿光伏组件480块,装机容量为50.4kW。同时,该项目还搭配磷酸铁锂储能电池与柴油发电设备,构建的光储柴直流微电网能够高效利用高原光照资源,为偏远井场能源供应提供了新方案。

作为油田首个微电网的钙钛矿光伏组件,其技术优势成为项目核心亮点。“这款组件经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认证,实验室稳态光电转换效率达27.32%,弱光响应速度比传统单晶硅组件快3倍,光谱吸收范围更广。”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智慧能源研发部技术人员彭翼、唐殷解释道。高原清晨、傍晚及阴雨天中的弱光环境,会导致传统单晶硅组件发电量骤降,难以支撑抽油机24小时运行,而钙钛矿组件能有效填补这一空白,解决了冬季极端天气场景中,储能余量有限、弱光等不利条件下全天候持续供电的难题。

“单晶硅组件负责强光时段高效发电,钙钛矿组件负责补全弱光时段产能,再加上储能系统存储白天富裕电力,三种能源通过智能控制设备无缝切换,彻底解决了能源‘时空错配’问题。”油气工艺研究院西宁新能源研究中心负责人赵梦龙解释道。这种“互补协同”模式,让光伏资源整体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为抽油机连续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项目投运后,井场能源供应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现在白天靠光伏、夜间用储能,柴油发电机只做应急备用,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90%,井场运行更环保也更经济。”采气二厂设备基建中心负责人梅雪峰算了一笔账,按系统25年使用寿命测算,年均发电量可达18.09万千瓦时,每年能减少柴油消耗36吨、减排二氧化碳113.22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显著。

“钙钛矿组件组网微电网——零碳供能新模式不仅是技术试验田,更是‘钙钛矿组网+油田生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实践基地,能够为油田储备更多绿色转型专业力量。下一步油气工艺研究院将联合生产现场与专业技术单位,推动更多新能源技术融入油田生产。”油气工艺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高原油田零碳井场逐步增多,青海油田“阳光发电、绿色采油、低碳发展”的生态油田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最新相关

清洁氢能项目面临大规模取消

受需求不足、成本高企以及企业战略调整影响近期,因缺乏需求、成本高企以及企业战略调整,全球开发商大量放弃已公布的低碳氢项目,清洁氢能项目面临大规模取消与延期。根据已发布的公告,战略调整...

哈密: 加速推进氢能产业应用

作为国内氢能示范应用的先行者,哈密市正凭借突出的资源优势和扎实的产业基础,全力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一系列具体规划已清晰铺展,年内将投运氢燃料汽车不少于1000辆。“发展氢能...

包头氢能产业的"奇妙旅程"

这两天有两大新闻特别吸睛,一个是内蒙古首座低压固态加氢示范站建成,另一个是北方稀土贮氢公司氢能电动两轮车下线,这两件事看似独立,但它们都是北方稀土打造的“稀土固态储氢材料-系统集...

湖南最大新能源"飞地"宁夏并网发电

继“宁电入湘”工程正式投产后,湖南能源发展再迎里程碑。在距离湖南1500公里的宁夏红寺堡戈壁滩上,由湖南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的红寺堡区300万千瓦风光新能源基地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

光伏反内卷: 做"减法"也要做"加法"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6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聚焦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会议提出,光伏产业各方要深刻认识规范竞争秩序对光伏产业高...

江苏: "氢"风劲吹,绿能领航

在张家港的街头,你可能会遇到这种特别的公交车: 它们不“喝”油,只加“氢”。进站10分钟,就“能量满满”重新出发。这背后是江苏氢能产业的“硬实力&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