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评论热点

江苏新型储能,和合共荣

新能源已经成为江苏第一大电源。截至2024年10月底,江苏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达8252万千瓦,约占42%,历史性超过煤电。与之相伴的,作为新能源"稳定器"的新型储能累计建成投运540万千瓦。至此,江苏于2023年年中在《关于加快推动我省新型储能项目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出的"到2027年新型储能达500万千瓦"的目标已经提前完成。应时而动、应需而兴,江苏新型储能发展之势引人瞩目。江苏新型储能发展自带地域属...

江淮汽车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日前,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纪委监委对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安进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安进政治信仰崩塌,理想信念丧失,丢弃红色基因,辜负组织信任,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私自携带入境并阅看有严重政治问题的书籍,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罔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长期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无视组织要求,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

曾毓群: 储能行业不能"乱",只有聚焦价值竞争、才能良性发展

11月7日,2024世界储能大会在福建宁德召开。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发表致辞指出,作为一个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储能只有聚焦价值竞争,创造"高价值"产品,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计算,要实现2023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达成的"阿联酋共识"目标,全球的储能容量需要增加六倍。曾毓群指出,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的蓄水池、"双碳"目标的压舱石。但在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把储能行业当做是一个低门槛的金...

河北唐山: 峰谷电价上下浮动70%,降低新型储能项目购电成本

11月6日,河北唐山市人民政府印发《唐山市关于加快推进储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暂行)(2024年修订版)》。文件指出,鼓励新能源发电企业采用购买或租赁方式获得共享储能电站服务,实现新能源电站以自建、租用或购买等形式配置储能,以共同建设、租赁容量的模式实现配置储能,发挥储能"一站多用"的共享作用。鼓励市内新增及已建成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垃圾焚烧电站等新能源发电站配套建设新型储能设施。文件明确,提升...

舒印彪: 安全高效储能在源网荷侧都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11月7日,2024世界储能大会在福建宁德召开。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先生发表了主旨演讲。舒印彪院士指出,安全高效储能在源网荷侧都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他表示,在电源侧,储能与新能源相结合,可以平移风光发电的功率波动,提升新能源并网的友好型和多能互补协调运行的可靠性,促进海上风电等集中式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外送和分布式新能源的就地消纳。在电网侧配置储能,可以发挥电网所...

工商储投资遇冷背后: 收益打折、设备不稳定等问题暴露

目前,大量企业开始暂停工商业储能投资。从备案项目数量和规模上也能看出,2024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工商业储能投建明显遇冷。高工储能采访了解到,在现金流吃紧、工商业储能项目收益不及预期的情况下,许多工商业储能设备商、投资商暂停了投资项目。在前两年工商业储能爆发初期,一大批"小白"投资商涌进来,但实际项目运行一年下来,却发现大部分工商业储能项目收益达不到预期。行业普遍意识到,工商业储能投资...

动力电池矿产之争(一): 全球锂、钴、镍资源需求与供给呈离散特点

锂、钴、镍等金属矿产是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材料。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装机呈规模化增长,带动关键金属矿产资源需求倍增,其全球供应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日益凸显。车百智库发布《新国际环境下动力电池关键金属矿产博弈与我国供应链风险》分析了此类关键金属矿产的国际新形势。PART.01动力电池成为锂、钴、镍矿产资源消费增长主要动力锂、钴、镍是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从7大方面理解抽水蓄能为什么属于绿色清洁能源?

常有朋友问我,抽水蓄能电站抽水过程中需要耗电,是用电大户,为什么经常看到新闻报道说抽水蓄能是绿色清洁能源,实在想不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非化石燃料: 抽水蓄能电站不依赖于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或天然气)来产生电力,因此不会直接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并且可以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采取措施来保护当地生态系统。二、能量储存与平衡电网: 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需求低谷时利...

硅基负极"放量"追问(上):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过去一年,包括硅氧、传统研磨硅碳、新型多孔硅碳等在内的硅基负极,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消费电子端渗透率有所提升,动力电池端示范项目相继落地,产业链上下游也积极扩产。然而,在需求释放、性能突破与产能爬坡的多重推动下,行业仍面临着诸多掣肘与现实考验,有待进一步厘清其背后的驱动逻辑。与连续数年的市场预期相比,硅基负极规模化应用始终未能实现突破。这也值得业界对其发展路径提出更深层次追问: 究竟...

不出海,就出局;乱出海,必出局

"不出海,就出局。"在全球化背景下,这六字言论的含金量仍在上升,在储能行业亦是如此。2024年,国内储能市场被频繁地与"低价"、"内卷"和"淘汰"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与国内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储能市场正散发着无限的生机。据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预计,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超250GWh,全球增速超30%。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下,企业的商机藏在何处?高工储能董事长张小飞博士的答案是: 中国储能企业要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