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印彪: 安全高效储能在源网荷侧都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11月7日,2024世界储能大会在福建宁德召开。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先生发表了主旨演讲。舒印彪院士指出,安全高效储能在源网荷侧都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他表示,在电源侧,储能与新能源相结合,可以平移风光发电的功率波动,提升新能源并网的友好型和多能互补协调运行的可靠性,促进海上风电等集中式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外送和分布式新能源的就地消纳。在电网侧配置储能,可以发挥电网所...
11月7日,2024世界储能大会在福建宁德召开。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先生发表了主旨演讲。舒印彪院士指出,安全高效储能在源网荷侧都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他表示,在电源侧,储能与新能源相结合,可以平移风光发电的功率波动,提升新能源并网的友好型和多能互补协调运行的可靠性,促进海上风电等集中式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外送和分布式新能源的就地消纳。在电网侧配置储能,可以发挥电网所...
近期,晶科能源携手各大合作伙伴,成功落地了三个工商业储能项目,为山东潍坊、山东济宁和辽宁大连的企业提供稳定高效的清洁电力供应。项目采用了晶科SunGiga海豚工商业储能系统,并践行"自发自用、光储融合"的高效运营模式,顺应了国家绿色发展政策,也回应了地方企业对低碳转型的迫切需求。项目概况山东潍坊利兴机械有限公司: 由晶科和中科投(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提供两套SunGiga储能系统。山东济宁东南...
前言: 长风绿能董事长张发宇认为科技不是高高在上,科技是服务于民,这与雷军的观点不谋而合。"但是少数在做,多数在说,一家能够突围的企业必须要在技术、服务和产品上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基业长青。我想专业客户都会选择长风绿能。"图源: 研报在双碳目标的推进下,储能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工商业领域,2023年作为储能"元年",到如今两年的时间内,工商储无论是在装机规模上还是在企业数量上都实...
2014年,第一批互联网企业进入汽车行业。2025年,进入创业的第二个十年。这一群拥有互联网基因的造车新势力,开始求变,于AI。01.拥抱AI李想说,只盯初级自动驾驶成为不了万亿市值企业,但AI可以。2030年,李想的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所以理想同学独立上线了。从座舱智能助理,变成人工智能助手,可以搭载在车之外的智能设备上,用户在其它生活场景下也能与理想同学产生连接。这是理想转型人工智能企业...
2025年1月12日,马哥能源频道在青岛举行"新能源3.0-进化的能源"年度演讲。本场演讲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官员、行业专家、企业领袖和媒体代表等1000余嘉宾莅临现场,共同探讨能源进化背后的深刻动因与重要线索,共谋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能源咨询专家,中石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石油学会碳中和委员会智库专家、百万粉丝马哥能源频道主理人,马一峰博士在演讲开场致辞中指出,2024年,新能源的...
针对钒电池初装成本太高、全钒液流电站充放电收益较少的问题,四川省人大代表肖建华近日建议四川发展集团、四川投资控股集团等省属平台公司领投钒储能电站建设,统筹建立钒电解液供给方、配储需求方、钒储能建设方三方投资收益共担共享机制,共同分摊初始建设成本、共享运营收益,有效破除钒储能应用初始建设投资成本太高的限制,推动内江等钒储能产业主要承载地发展。同时,肖建华建议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也是实现能源绿色转型、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然而,行业在高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供需失衡、低价竞争、国际标准话语权不足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在今年两会期间建言大力促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一是统筹产能规划与标准建设。建立储能产业链供需监测预警机制,动态调控新增产能规模,优先支持技术领先、能耗低、安全性能高的优质产能落地,通...
3月13日,中国能建首席科学家,中电工程党委书记、董事长,电规总院院长罗必雄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一行座谈。双方就推动新型能源体系构建、可再生能源柔性制氢等领域务实合作进行沟通交流。中电工程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新平出席会议。罗必雄对阳光电源深耕新能源领域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他表示,中电工程全面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积极抢抓大通道大基地、绿色算力、绿色氢氨醇、零碳园区等机遇,...
近年来,新疆能源转型"绿潮涌动",新能源及储能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昔日荒凉的沙漠戈壁荒漠,正悄然转变为"绿能海洋",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劲赋能。聚焦绿色能源"蓄电池"近年来,新疆依托丰富的煤炭、油气和新能源资源,加快推进"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当前,新疆新能源装机已突破1亿千瓦,成为西部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过亿的省份。因气候条件特性,新疆新能源整体"出力"情况呈现出"春秋大、夏冬小"的特点,...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固态电池为具备商业化潜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欧美等全球厂商正致力于开发大规模生产技术,加速车用固态电池性能验证。目前Factorial Energy、QuantumScape和SES AI等新兴企业开发半固态、准固态电池已进入样品交付和中试样品验证阶段,预估最快于2026年左右将逐步量产第一代产品。2010年代中期法国业者Blue Solutions率先在欧洲将聚合物固态电池推向商业化,但主要应用面向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