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科技创新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发展

近年来,汽车快速迭代,新能源汽车迎来黄金发展期。

“我国保持了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的态势,今年前三季度,销售量达627.8万辆,同比增长37.5%,市场渗透率达29.8%。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累计3770多万辆,我国约为2250万辆。”近日,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第五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如是说。

20余年风雨兼程,我国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成功之路。但也要看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未来,新能源汽车应当如何发展,才能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市场持续扩大,生态全面重塑

2001年,我国设立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专家组创造性地提出了“三纵三横”的总体研发布局,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四梁八柱”。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政、产、学、研’形成合力,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以十年磨一剑的执着和坚持,持之以恒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陈家昌表示。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创新活力澎湃强劲,技术水平有效提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023年产销量接近千万量级,培育形成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建成了高效协同的产业体系,为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注入了强大动能。”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表示。

在辛国斌看来,新能源汽车融汇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多种变革性技术,产业链、价值链持续向交通、能源、信息通信等领域拓展,当前产业生态正在全面重塑。加快构建汽车产业新型生态,既是产业技术变革的内在需求,也是产业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

继续科研攻关,形成竞争优势

这些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令人瞩目,但要想走得更远,形成国际竞争优势,还需突破一些关键技术。

万钢指出,新的“三横”,组成了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一是高效、安全的车用动力电池体系;二是新一代新能源汽车底盘架构;三是车、能、路、云融合的智能驾驶系统。

“需要研究开发动力系统、驱动系统、主动悬架和底盘一体化集成的新型电力电子架构,使整个动力系统的紧凑度和集成度得到提高。在零部件和总成发展方面,要实现线控制动、线控转向、主动悬架等关键部件技术创新。”万钢强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快智能网联化的操作系统研发。

智能化驾驶需要攻克的一个难点是,如何把驾驶员基于交通规则的驾驶经验赋予汽车。“目前,我们正在探索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车、路、云协同驾驶方案,也就是通过通用智能和专用智能的结合,通过知识引导和数据驱动的并重,通过云端智能和车端智能的协同,逐步实现走向端到端的一体化。”万钢介绍说。

陈家昌强调,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必须坚持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夯实产业未来的发展基础,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空间,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协同应对挑战,实现绿色低碳

我国汽车产业积极推进“双碳”关键问题的研究,围绕汽车产业碳排放评估边界和方法、碳减排目标及实现路径、低碳发展政策保障措施等关键问题,多部门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研讨,形成了汽车产业面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共识,并编制完成了《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1.0》。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李骏认为,未来汽车产品的绿色低碳发展要重视两大方面:一是要推进以内燃机为核心的传统能源动力系统向低碳化、零碳化转型;二是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降低电动汽车百公里电耗,进一步推动电动化高质量发展。

2022年3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发布,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

在万钢看来,氢能产业目前的难点还是在氢能运输上。输氢费用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成本。

万钢强调,要以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城市群为契机,着力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技术创新,连通“氢能高速”,推动跨区域规模运营。同时,要合理布局和建设氢能设施,构建“氢能走廊”,形成综合性、规模化的氢能交通重大示范工程

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是一项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并存的系统工程。

“面对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的重大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坚定不移地推动新能源汽车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不断深化各方面的务实合作,为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发展进程、支撑全球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贡献更大的力量。”陈家昌说。

最新相关

多地开展车网互动推广应用

近日,苏州吴中区的李女士在给车辆充电时发现,从4月份开始,苏州地区十几个特来电的充电站,上午10点半至下午3点左右充电,服务费都是0元/度。 特来电当地运营人员告诉记者,“江苏苏州包括常...

GIIC 2024亮点抢先看!乘氢而动,逐鹿AI

GIIC 2024亮点抢先看!乘氢而动,逐鹿AI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爆发,以人工智能的大模型训练为核心的业务需求迅速增长,以加速计算和GPU为主体、基于AI云平台和AI协议栈开源软件为基础、在传统IDC进行重大迭代升级的“AIDC”将...

雷军居然投资了这家新能源公司!

新能源行业成为当下发展最为火热的赛道之一,雷总也把目光聚焦在了这一赛道上。据天眼查显示,近日,科大智能(合肥)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

马来西亚多举措促进氢能产业发展

马来西亚士马勒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日前宣布获得18.8亿林吉特(1林吉特约合1.53元人民币)融资,将在该国霹雳州开发一座装机容量达60兆瓦的绿氢工厂,这是马来西亚迄今规模最大的绿氢项目。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