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氢动三秦 破壁新局 陕西全链攻坚锻造千亿氢能产业

7月18日,陕西西咸新区秦创原·氢合湾内,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激战正酣。来自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盛世盈创氢能科技(陕西)有限公司等17支队伍的科研团队同堂竞技,角逐氢能场景仿真技术应用赛十强。

“本届赛事应势升级,汇聚‘政产学研用金’资源,设立创新创业与技术攻坚双赛道,协同科技链、产业链、金融链,加速氢能技术转化与产业升级,持续打造国家级氢能创新对接平台。”中国氢能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李星国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这是该国家级赛事第二次落户陕西。赛事的持续落地,映射出陕西氢能产业的崛起态势:全省已集聚超百家氢能企业,覆盖制储运加用全链条,今年全产业链产值预计突破40亿元大关。

技术破壁驱动应用落地

在秦创原·氢合湾的洁净车间里,氢燃料电池电堆正在全自动生产线上流转。陕西旭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代一帮指向刚下线的产品说:“这些氢燃料电池电堆曾是国外垄断的‘重卡心脏’,随着国内氢能产业崛起,已经基本实现了从材料、研发到生产的自主可控,旭氢时代先行先试,联合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院士团队于2023年8月发布了陕西首台套氢燃料电池电堆,填补了陕西省氢燃料电池生产的空白。”

2025年,企业再度携手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院士团队联合开展大功率车用氢燃料电池技术攻关,设计研发单堆功率150千瓦的氢燃料电池电堆,产品预计年内发布,电堆性能达到国内领先。如今,这条西北首条全自动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已经升级到了第三代,产线满产产能可达2000台套,最高产值可达3亿元/年左右,为1000辆氢能重卡供应核心部件。

技术突破在储运环节同样显著。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内,技术人员正在调试有机液态储氢装置。“传统高压储运每公斤成本23.3元,我们的技术可压至11元内。”该公司董事长、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副研究员王斌向记者阐释着创新技术,该技术通过化学反应将氢气“锁”入有机液体,实现常温常压安全运输。其年产2000吨的有机氢载体工厂今年已经投产,为绿氢普及扫除关键障碍。

凌晨的韩城龙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一辆辆氢能重卡满载货物驶离园区,它们将沿着“韩城—渭南—西安”氢能走廊驶向200公里外的西安,日均运输量超20万吨。在渭南蒲城,蓝色的氢能源公交车穿梭于大街小巷,在这条陕西省首条氢能源公交线路上,氢能源公交车15分钟就能加满20公斤氢气,百公里耗氢仅4.5公斤。在西咸新区茯茶镇景区,游客骑着氢能助力车游览景区,换氢瓶只需10秒,续航超80公里。

为了推动氢能技术有序发展,陕西省2023年成立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西安市2024年成立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统筹产业链技术资源、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速推动氢能应用场景落地。

依据《陕西省“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陕西将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绿氢装备、氢气储运装备等环节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氢能全产业链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到2030年,陕西将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绿氢制备及供应体系,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化应用,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

产业协同共建发展生态

今年7月初,由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氢能)参与的西安交大-陕西氢能-塞尔维亚文查所氢能国际联合实验室正式启动,将围绕新型储氢材料、AI辅助氢能材料设计与制备、氢能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等主题开展合作研究。

在陕西榆林高新区榆横工业区氢能装备制造园内,记者看到,由陕西氢能牵头的氢能装备制造项目正在推进中。依托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陕西氢能这一全国首个省级国有氢能产业平台,计划在园区建设从制氢、储氢、加氢到氢能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依据产业规划,陕西将打造“一核引领,两轴联通,三心支撑”的氢能发展格局。“一核引领”就是依托西咸新区打造陕西省燃料电池产业核心区,加快引进氢燃料电池头部企业,打造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核心材料研发和装备制造高地。“两轴联通”是打造榆林-延安-西安、西安-渭南-韩城两条城际氢能廊道,联通陕北、关中地区氢能消费中心和供应中心,建设榆林、西安、渭南互为支撑的氢能产业集群。“三心支撑”是打造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氢能装备研发制造中心,以榆林为核心的氢能重卡装备制造及陕北氢能供应和应用中心,以渭南为核心的关中氢能供应及应用中心。

截至目前,西咸新区引入、培育氢能企业87家,其中上游制储加氢技术及装备42家,中游氢燃料电池及配套18家,下游运用及测试27家,企业总数占陕西省半数以上。“为渭南、韩城开展氢源保障协同,与商洛探索利用新能源就地制氢,我们依托完整的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形态,协同全省拓展多维度的氢能应用场景。”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副主任徐霄龙对记者说。

政策体系也在同步完善中。陕西首支8.1亿元绿色能源产业基金为氢能产业注入活力,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牵头制定《西安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西咸新区在陕西省率先发布《西咸新区加氢站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办法(暂行)》……多方合力推动着陕西氢能产业链的齿轮紧密咬合在一起。

预计到2025年,陕西省将建成一条贯通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的绿色产业链,其中,高纯氢产能将达5万吨/年,完成省内首个绿氢项目建设,全省氢能企业达200家以上,推动燃料电池系统/电堆等氢能产业核心零部件产值达10亿元。

最新相关

清洁氢能项目面临大规模取消

受需求不足、成本高企以及企业战略调整影响近期,因缺乏需求、成本高企以及企业战略调整,全球开发商大量放弃已公布的低碳氢项目,清洁氢能项目面临大规模取消与延期。根据已发布的公告,战略调整...

哈密: 加速推进氢能产业应用

作为国内氢能示范应用的先行者,哈密市正凭借突出的资源优势和扎实的产业基础,全力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一系列具体规划已清晰铺展,年内将投运氢燃料汽车不少于1000辆。“发展氢能...

包头氢能产业的"奇妙旅程"

这两天有两大新闻特别吸睛,一个是内蒙古首座低压固态加氢示范站建成,另一个是北方稀土贮氢公司氢能电动两轮车下线,这两件事看似独立,但它们都是北方稀土打造的“稀土固态储氢材料-系统集...

湖南最大新能源"飞地"宁夏并网发电

继“宁电入湘”工程正式投产后,湖南能源发展再迎里程碑。在距离湖南1500公里的宁夏红寺堡戈壁滩上,由湖南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的红寺堡区300万千瓦风光新能源基地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

光伏反内卷: 做"减法"也要做"加法"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6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聚焦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会议提出,光伏产业各方要深刻认识规范竞争秩序对光伏产业高...

江苏: "氢"风劲吹,绿能领航

在张家港的街头,你可能会遇到这种特别的公交车: 它们不“喝”油,只加“氢”。进站10分钟,就“能量满满”重新出发。这背后是江苏氢能产业的“硬实力&rdquo...